8月6日下午,华为在北京举行了一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,推出了小折叠、平板、旗舰轿车等多款新品,让观众有些应接不暇。但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,华为在介绍产品时也略有侧重,比如对首款nova小折叠做了简要介绍,而轿车之外一多半的时间都给了平板产品。
当下,正值华为努力坐稳中国平板市场第一的关键时期。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向观察者网提供的数据显示,去年四季度,苹果和华为在国内平板市场的份额基本持平,而今年一季度华为首次以29%的份额成为中国第一,但仅领先苹果2个百分点,尚未拉开差距。
苹果肯定不甘就此让出统治地位。就在两个月前,苹果时隔18个月再度更新iPad产线,对Air和Pro系列的综合能力进行了提升,并放出王炸芯片等大招。而华为这次更新的也是MatePad Air和Pro产线,并且强调了自研AI大模型能力,在策略上有些与苹果针锋相对的意味。
有意思的是,双方在努力打造差异化优势的同时,均在最新旗舰平板上使用了双层串联OLED技术。这并不是巧合,而是中韩面板产业刚刚攻下的技术高地,背后也隐藏着京东方和三星的长期缠斗。
华为全场景发布会现场 图源:观察者网
双层OLED,为何受巨头青睐?
说起双层串联OLED技术,首先进行批量应用的并不是苹果和华为,而是荣耀。今年3月,荣耀在Magic6 RSR保时捷设计上首发了双层串联OLED架构。之后,苹果5月在新款iPad Pro上应用了这种技术,而华为这次是在MatePad Pro 12.2英寸上使用了双层串联OLED屏幕。
备受消费电子巨头青睐,双层串联OLED有哪些优势,就是简单的OLED+OLED吗?
实际上并不是。按照面板巨头京东方的官方定义,这种技术的全称是双层串联OLED—Tandem技术,而Tandem的中文意思就是串联。相对于普通OLED,Tandem OLED是利用电荷生成层(CGL)将两个甚至多个RGB发光单元串联起来,形成的新型叠层器件。
双层串联OLED示意图
这样做有哪些好处?
首先是会提升屏幕亮度,如果单层电子器件发光的亮度极限是1000nit,采用两层器件后,亮度会提升至2000nit。比如,苹果新iPad Pro的峰值亮度为1600nit,而荣耀Magic6 RSR保时捷设计的峰值亮度为1800nit,华为MatePad Pro 12.2英寸则达到了2000nit。
亮度和分辨率的提升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华为天生会画以及Sketchbook等绘画类应用的使用体验。
再者是能降低设备功耗、提升续航。通过发光层串联,可以用更小电流达到相同的亮度,或者同样电流获得更高的亮度。
第三是能延长屏幕寿命。在串联式OLED中,每个发光层承受的电场强度只有单层OLED的一半。基于发光器件效率的提升,发射等量的光所需单位面积电流更小,因此热效应更低,器件寿命衰减更慢。
值得一提的是,尽管采用了双层OLED技术,但并不影响设备的轻薄。比如华为MatePad Pro 12.2英寸整机重508克,是行业最轻的12英寸平板,厚度为5.5mm,而iPad Pro 13英寸重582克,厚度为5.1mm。
华为全场景发布会现场 图源:观察者网
“高端都用不起,至少要旗舰”
虽然双层串联技术才在消费市场落地没多久,但概念可能很早就提出了。
市场调研机构CINNO Research首席分析师周华对观察者网表示,大概20年前日本就在研究这种双层串联结构,但产业化是在最近几年。他提到,双层串联OLED可以在现有OLED产线上生产,只要把蒸镀工艺做两次就可以实现,但可能会导致产能损失50%左右。
同时,这也会带来目前双层OLED最大的短板:成本太高。
周华表示,三星曾对iPad Pro使用的双层OLED屏幕报价350美元(约合人民币2514元),而普通屏幕可能只需要100-200美元,因此前者的成本要高出1.5-2倍左右。
“目前所有的短板都集中在成本,无论是工艺复杂、良率低还是设备投资额高,归根结底都是成本的问题。双层OLED屏成本增加主要在于,有机发光材料比普通OLED屏的用量增加约1倍,还有初期建设时OLED蒸镀设备数量比普通OLED屏的设备增加1倍,因此折旧摊销会更高。”
周华对观察者网坦言,目前高端产品都用不起双层OLED,至少要旗舰产品。
荣耀CEO赵明也曾在今年3月表示,双栈串联技术从生产原理上一讲就清楚,但真的去量产,京东方和荣耀经受了“地狱般的考验”,目前良率还是比较低的,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解决批量生产的问题。
手机上使用的双层串联OLED屏幕 图源:京东方
从现在已落地的产品看,双层OLED也确实都是售价高昂的旗舰在用。比如,华为这次只在MatePad Pro 12.2英寸上使用了双层OLED,一同推出的MatePad Air就没有,iPad的策略也一样,只有Pro版本搭载,而荣耀更只在最高端的Magic6 RSR保时捷设计上才用了双层OLED。
虽然都使用了双层OLED,但华为和苹果平板的定价策略还是略有不同。比如华为MatePad Pro 12.2英寸的起售价为4299元,最高售价8299元,而13英寸iPad Pro的起售价就高达11499元。当然,这其中还有具体配置的差异,比如处理器、内存和生态等方面的不同等。
Canalys市场分析师徐颖(Emma Xu)对观察者网分析称,这一两年华为明显加快了在中国平板的产品更新节奏和产品矩阵,显然他们正在平板,尤其是中高端平板市场和苹果展开角逐。相比苹果,华为有些机型提供内存配置和价格选项更多,而苹果产品的优势一直比较明显,定价也偏高端。未来,本地化的AI功能和整体AI应用生态也会成为双方竞争的关键。
“突破苹果这条线,很快会复制LCD的历史”
消费电子巨头竞争背后,其实一直隐藏着供应链的战争。以双层串联OLED为例,观察者网从行业内了解到,华为和荣耀的供应商是京东方,而苹果的供应商是三星。随着国产双层OLED技术落地,为国产终端提供了更多的议价权和灵活性,也降低了对国外供应链的依赖。
但目前来看,京东方和三星应该都是在现有OLED产线上生产双层OLED,会损失部分产能,而真正要把成本降下来,必须等到大规模量产,也就是等到三星和京东方的高世代OLED产线(8.6代线)量产,这种产线会让面板的切割效率更适合笔记本和平板,更经济。
京东方和三星正在斥巨资竞速。去年4月,三星宣布投资约215亿人民币,建设8.6代OLED面板产线,预计2026年2月量产。而京东方也在去年底宣布,投资630亿人民币建设8.6代OLED面板产线,预计2026年底量产。按这个节奏,双方量产差距将在一年之内。
“其实大家都比较谨慎,因为这个投资额太大了,而且市场不明朗,因为产品确实太贵了,不是一般品牌可以用得起的。三星也是因为苹果要求了,它必须要去建,而京东方作为国内面板龙头,要超越三星的话,也必须跟进这个产线的建设。”周华对观察者网说道。
一直以来,面板都是中韩产业竞争的焦点。近二十年来,随着京东方、TCL华星等面板厂的大规模投资扩产,中企逐步获得了液晶面板(LCD)的主导权,现在这一现象似乎正在OLED领域重演。
近期,CINNO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4年上半年,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市场中,中国厂商出货份额占比达到50.7%,同比增加10.1个百分点,而韩国地区份额占比49.3%,跌破五成,其中三星显示出货量同比增长27.3%,市场份额43.8%,同比下滑7.8个百分点。
在周华看来,这一方面是因为国产OLED厂商的技术提升确实很快。如果放在几年前,国产面板厂与韩企可能还有两三年的技术代差,但现在基本已经追平三星、LG,只有部分技术还有半年之类的差距。另一方面,华为、荣耀、小米等主流手机品牌也持续加大对国产屏的采购。
华为全场景发布会现场 图源:观察者网
与此同时,国产终端厂商也在自研显示技术或与面板厂共研。比如华为这次推出自研纳米级像素堆叠技术及独家像素隔离层,可实现屏幕寿命的提升以及屏幕能耗的优化;荣耀基于双层OLED架构也推出了叠光绿洲护眼屏,而小米近期和TCL华星联合打造了C8+发光材料等。
技术上的差距已基本抹平,那是不是只要国产面板厂扩大产能,就能重演LCD的历史?
“大的趋势肯定是这样。”周华对观察者网说道,“但过程中以苹果为例,它对品质的要求是最苛刻的,目前来看三星的品质还是要比国产面板要优一点。苹果现在已经在用京东方的产品,但用的不多,它的品质比三星确实还稍微差一点点。所以可能还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突破苹果这条线,苹果一旦被突破了以后,那应该就很快就会复制LCD的历史。”
苹果的品牌影响力固然强大,但如果从终端市场的格局来看,苹果产品的优势也正逐步被中国品牌蚕食。尤其是在中国市场,二季度,苹果手机在各大机构的统计中掉出国内前五,一季度平板也丢掉第一,而全球平板市场上,华为和小米的增速也是苹果的数倍,这些都难免会影响三星、LG等韩企OLED面板的出货。
面板和芯片制造都是超重资产行业,对话最后,周华也向观察者网表达了对OLED面板市场的谨慎看法。
他认为,最近几年因为供应链和产线都还没准备好,所以手机之外OLED的渗透率不会提升很快,预计到2027年,OLED在笔记本和平板市场的增长会比较快。但还要看苹果、华为产品的市场销量,以及成本控制,“如果始终是1.5-2倍价格的话,双层OLED面板的普及还是比较难的,消费市场还是看价格的。”